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周令钊:树国家形象 展民族风采

【信息时间:2018-09-14 10:32 阅读次数:

周令钊:树国家形象 展民族风采 

 

李亦奕

2018年09月12日08: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树国家形象
 
 
 
 
五四运动(油画) 155×236厘米 1951年 周令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周立钊
 
人物名片:
 
  周令钊,191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48年应徐悲鸿聘请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民族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粉协会会长、全国邮票设计评审委员等。代表作有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历史油画《五四运动》等,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并获多项荣誉。
 
  周令钊这个名字也许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但关于他设计或参与设计的作品在中国却无人不知,从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到代表国家形象的庄严国徽,从儿时记忆中的少先队队旗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富强的第二、三、四套人民币……这些以国家名义发布、为国家代言的作品都是出自这位百岁老人之手。“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侯一民曾这样评价:“在中国,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像周令钊先生那样,把战争洗礼与艺术创造结合得如此完美,并具有如此众多的国家级设计艺术成就;也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像周令钊先生那样,对艺术领域的多种门类同时具有这样深厚的造诣并取得如此崇高的成就……这样一座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高峰,不言不语,却横空屹立。”
 
  艺术之路即革命之路
 
  1919年5月2日,在湖南平江县一处山水环抱的老宅内,周令钊出生。对于儿时的生活,周令钊至今仍然有着清晰的记忆——汨罗江上的帆船、山上的古塔和乡间的奔马,凡目之所及的风景都成为他日后写生的对象。1932年,13岁的周令钊考入湖南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汪仲琼、雷恭甫、陈国钊等先生,在他们的教导下如饥似渴地潜心学习。但是,不久,单纯的求学生涯却因生活压力被迫中断,为了补贴家用,周令钊经同学介绍去长沙的中国国货公司做广告设计。谁也想不到,这个当时画着日用品广告的瘦小男孩,日后竟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第一人。
 
  七七事变之后,战火在全国迅速蔓延,怀着坚决抗日、誓死救亡的决心,周令钊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湖南抗敌画会,协同歌咏队、演剧队联合进行抗日宣传。1942年,周令钊加入了柳州的抗敌演剧五队,并随演剧队赴缅甸慰问中国远征军,从昆明到缅甸,周令钊一路写生记下饱受创伤的祖国山河。
 
  青年时期的周令钊经历了连年战乱、颠沛辗转,走得更多的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成长之路,他认为,这段生活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真正的美存在于大自然、大社会,你得行万里路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我教学生也是这样,要求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要‘尊先人,师造化’。临摹是学习,但不能一味地临摹,要溯本求源,发现自然造化、社会生活之美。” 周令钊说。
 
  设计要满足社会需要
 
  1948年,徐悲鸿看过周令钊的画作之后,托冯法祀带去一封聘书,邀请周令钊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讲师,教授速写、水彩和商业广告等课程。之后,周令钊和陈若菊结为连理。在此后的60多年里,周令钊夫妇共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创作任务,他们婚后的第一次合作便是开国大典上的巨幅毛主席画像。
 
  在还没有升降机等现代化设备辅助创作的年代,要完成这样一幅高6米、宽4.6米的巨幅画像,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整个创作过程他们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以及想为一个新的中国去做事情的满腔热情。在圆满完成毛主席画像之后,更多的设计任务落在了周令钊肩上。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许多工作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短短数年,周令钊就先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少先队队旗、共青团团旗、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几乎所有国家级的重要设计任务。
 
  1950年,中央开始酝酿币制改革,因此设计一套新的人民币就被提上日程,时任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的罗工柳将这项特殊且需要严格保密的任务交给周令钊。周令钊二话不说,瞒着陈若菊住进了北京印钞厂。在二套人民币突出民族特色的整体原则确定之后,周令钊多次跑到故宫、颐和园去临摹古石雕石刻和铜器上的花纹,随后又奔赴全国各地写生来丰富自己的设计思路,就是为了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钱币。
 
  “设计工作总是要走在前面,设计的面貌很多,因为社会的需要是多样的。我也是因为这些社会需要,才从事了各种设计。”对于设计工作,周令钊最大的感触是要满足社会需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正是这样朴素无私的思想,使得周令钊和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中国设计艺术家一道,用崭新的视觉形象“设计”了崭新的国家形象。
 
  “多面手”的底蕴与情怀
 
  由于艺术设计方面的杰出成绩,无形中周令钊的绘画创作被隐藏到了幕后。实际上,周令钊是老一辈画家中典型的“多面手”,他的绘画作品也一样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他的油画凝重而深沉,他的水彩活泼而有弹性,他的素描强调线的使用,他的水粉酣畅自如……
 
  对于造型艺术,周令钊认为不但要讲究形式和情调,也要考虑摆设时的装饰效果,有的景可作加法,过于复杂的景则可作减法。他还特别花大力气研究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装饰美术形式,将其吸收消化为自己的表现语言。此外,他重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品意境充满生活的气息,艺术风格清新明快,在以线造型和随类赋彩的有机结合上充分体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上,周令钊同样长期耕耘,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他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壁画系教授、民族画室主任,直至离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韩美林回忆起当年求学的种种往事,坦言周令钊的为人为艺对其艺术的启蒙和影响最为直接而深远。
 
  “中国地大人多,对美术的要求多种多样,美术家能胜任就是幸福。”这是周令钊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种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及低调为人、淡泊名利的处事原则,他直到2011年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展,展览之际,他还向中国美术馆慷慨捐赠作品77件。在总结自己的艺术之路时,周令钊深情地说:“国家、人民养育了我一生,草木也会成为有用之材。在我这棵树上的年轮,有过曲折、有过艰辛,好在有坚强的生命力。对艺术的认真、勤奋和严谨是我一生的习惯。我还要为美化国家、美化人民生活继续工作。”
 
(责编:赫英海、鲁婧)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