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文学天地
诗歌
现代诗
古体诗
小说
长篇
短篇
散文
戏剧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人物风采
名家风采
书画知识
证书查询
公告栏
《名家风采˙国际文艺家》征稿函
[2018-11-08]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文学书画艺术院 会员
[2018-10-17]
关于设立文化人才库,吸收诗人、作家、书画家
[2018-08-10]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风骨有相—
[2017-05-21]
希望十三行藏品能在意大利展出
[2016-10-17]
书画院简介
more>>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
更多>>
http://www.shysy.org
E-mail:zgwhycbhyjy@126.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文人收藏远去令人痛心 收藏界结构单一逐利性上
【信息时间:2017-03-03 11:11 阅读次数:
】
文人收藏远去令人痛心 收藏界结构单一逐利性上升
祝君波
2017年03月02日08:59 来源:
解放日报
刘海粟收藏的关仝 《溪山幽居图》
祝君波
刘海粟美术馆新馆落成之日,笔者得以先睹,感慨万千。早先的刘海粟艺术馆馆舍比较小,刘老的收藏难以展现给世人,所以他收藏的成就难免不为更多的人知晓。这次新馆落成,有“艺海藏珠”专馆展出他捐赠的古代书画,使人们对他既是美术家、教育家,也是位收藏家的认知更为全面。
刘海粟先生富收藏在专业范围还是久闻其名的。笔者上世纪70年代在朵云轩当学徒,当时朵云轩木板水印中最精细的一幅,便是明代仇英的《秋原猎骑图》,是图绘原野上蒙古人持枪策马、旌旗猎猎的景色,绘制工细、色彩鲜丽,分刻木版190余块,凡有外宾来参观,均要展示木板水印制作此幅精品的难度之大。而这幅作品的藏家即为刘海粟,由此知道刘海粟先生的藏品很有分量。
自古以来,尤其是在没有照相机和博物馆的年代,学习绘画要面对原作,一靠老师绘的课徒画稿,二靠名家的原作。所以,很多画家也成了收藏家。此一特点在海派画家中尤其突出,而且一直传承到现当代。比如吴湖帆、谢稚柳、唐云、程十发先生,都是收藏大家,藏品富甲一方。由上海去海外的张大千,去北京的徐邦达先生,也都是名闻天下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中国收藏界的这一特点也充分地体现在刘海粟先生身上,为了艺术需要收藏,而收藏行为无疑地保存了历史文物,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新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增色添辉,使观众获益更多。
“艺海藏珠”部分共有刘海粟先生所藏古画136件近200幅之多。他的第一件重要收藏始于1919年藏关仝的《溪山幽居图》(传),最后一件收藏是1957年入藏的金代李早的《白描会盟图》。所藏为明清书画居多,内有文徵明、沈周、八大山人、清初四王、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
近几年收藏家大会的韦蔚老师在我们支持下,编写出了《近代收藏家名录》计300人,虽不全,却给人们研究中国收藏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从中可以看出在近现代尤其是民国时期,我国精英层面由官、商、仕组成的结构非常明晰,其中官员出身的54人,商人背景的97人,而最多的是文人包括艺术家,有167人之多,文人是收藏的半边天,所以称中国的高端收藏为文人收藏是有根据的。
由这一信息大抵可推算出如下事实:一是文人在当时收入颇丰,买得起文物和艺术品;二是文人之间的交流频繁,也有条件接受其他文人尤其是书画家的馈赠;三是当时的文物艺术品确实便宜,不少教授、画家可以跨过资金的门槛成为收藏家。
这么多的文人进入收藏队伍,自然大大提升了整个国家的收藏水准,文物为文化事业、为研究学问、为提升自身修养服务的特点就更为明显。由这些人加上儒官、儒商组成的收藏结构,则更受到社会的尊敬,谁也不会小觑。比如吴湖帆、徐悲鸿先生,因为收藏品丰富,一则为国家抢救了很多文物; 二则由于他们的研究和学识,鉴定了真伪,为后代留下了重要的见解; 三则也为他们成为大画家提供了艺术涵养。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的博物馆重建,很多也是得益于藏家尤其是文人收藏家的捐赠、转让和贡献,他们每家每户都是优质文物的蓄水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则汇入大江、大河,支撑起了国家的收藏事业。上世纪80年代,笔者曾随朵云轩总编辑黎鲁先生与上海博物馆馆长沈之瑜洽商,准备把戚叔玉先生捐给上博的碑刻加以出版,一问有7000多件,真是惊人得很。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版一事并未启动,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从一个藏家已见一斑了。
问题是,如今的艺术市场价格暴涨,这几年虽有回落,但好东西价格还是不便宜。以2011年为例,拍品均价30多万元一件,哪里还是文人能承受得起的?很多大学教授喜欢文物,但以他们的薪水及收入,只怕是无法涉足。
在上海,韩天衡先生、童衍方先生由于意识超前,进入市场早,还是抓住机会收藏了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珍品、精品。但这只是文人收藏的落日余晖,不能反映整体。文人淡出收藏圈,是令人痛心和遗憾的,因为它会使收藏界的结构单一,人文气息和素养下降,逐利性上升。
面对远去的文人收藏,一方面内心要向前辈文人致敬,另一方面也忍不住为此伤悲。
(责编:董子龙、潘佳佳)
上一篇:
全显光谈德派艺术教育特点:从"对"着画到"
下一篇:
对于西画齐白石有特别的看法
友情连接: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新闻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网
环球网
凤凰网
联合早报网
新浪新闻
腾讯新闻网
搜狐新闻网
网易新闻网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