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保护迫在眉睫
【信息时间:2013-10-23 10:11 阅读次数: 】
来源:人民网
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并不是满足年轻人猎奇的心理,也不是为了让传承人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今天的文化、传统、习惯是从何而来的。
●从87岁的老人到80后
开封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朱仙镇木板年画有着更广泛的民间基础。87岁高龄的“年画泰斗”郭太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在开封郊外的朱仙镇上,一位1988年出生的小伙子张晨云也在孜孜不倦地雕刻着年画。郭老和小张,一个是年龄在八旬以上,一个是1980年后出生,彼此间互不相识,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做着贡献。
几乎与雕版印刷术同时诞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它采用镂版手工水色套印,在画法上继承了汉唐壁画的传统,构图饱满、线条粗犷。朱仙镇木版年画种类丰富,按照民俗,每户贴画的品种也是极其讲究。
在采访时,郭老告诉记者:“老太爷、老掌柜家的门,贴的就是五子登科、加官进禄、加官进宝、保平安啊什么的;可换了儿媳妇的房间,贴的就得是麒麟送子、步步高升啥的,不过对于自己的姑娘,可就不能这么贴了。关于木版年画,里面的讲究太多,什么兴衰脉络、工艺流程、内容题材,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时光流转,74年前(上世纪30年代),年仅13岁的郭太运就来到了开封“云记”门神店做了一名学徒。在那个时候,“云记”老店可是开封城里最有名的门神年画作坊之一。掌柜刘子云,祖祖辈辈经营年画。店内的门神年画“领做师傅”李景运、宋金明,刻版领做师傅张文礼,染纸领做师傅徐乃礼,都是朱仙镇最有名的师傅。郭太运就从师于这几位老艺人,在“云记”学徒3年后出师,很快成了师兄弟中的佼佼者。
1961年,开封市成立了“开封年画社”,郭太运被吸收到该社刻版、印画,使木版年画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得到恢复。1983年,开封市成立了“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郭太运任古版研究室主任,并与专业人员一起,对不同时期、不同店号的雕版资料进行修补、复制和整理。其制作的年画作品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展出,他本人还应邀到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1995年9月,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受聘于开封博物馆后,郭太运主要从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搜集、抢救和制作工艺的整理工作。
相比郭老的传奇经历,张晨云的学艺路途就平坦得多了。在他只有6岁的时候,父亲张廷旭就开始教他做年画。在那个时候,小孩子顽皮、坐不住,根本就不听父亲的召唤。于是,父亲就想了“一招”,知道小晨云喜欢吃方便面,就以此为“诱饵”,只要他能老老实实地刻一个版、给一张年画上色,就能得到一包方便面。就这样,小晨云每天像是例行领赏一样,刻板、上色、领方便面,慢慢地,木版年画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天不刻不画都觉得缺了点什么。
张晨云说,在他所住的村子里,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只有他兄弟俩还在从事木版年画制作了,其他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或是做其他的工作。再往上推,村子里会做木版年画的就只有50多岁的中老年艺人了。对此,郭老也比较担心。他说不但要把这项民间传统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自己的学生,还会让学生们把这门技术录下来、整理成文字留给后人,这样,这门宝贵的民间技艺就不会失传了。
眼下,郭老有两大愿望,一是希望能在自己88岁时办一场全国性的木版年画展;二是希望能在年画的植物矿物染料上做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学习扎灯笼的“90后”
作为一名在校读书的大二学生、也是90后的李姗姗,每周还要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到位于老城区的“汴京灯笼张”家学习“扎”灯笼的技艺,虽然领她入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金汉爷爷已经在去年去世,但是她对这项民间技艺有着特殊的热爱。
位于开封市老城区一所民宅内,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李姗姗正在为参观者讲解花灯的制作技艺。李姗姗介绍说,她在高三时无意中认识了张金汉爷爷,她学习毛笔字的培训班就在张金汉爷爷家的对面,张爷爷隔着窗户看到她爱写毛笔字,小小年纪能坐得住,就开始教她制作灯笼的技艺。学了几年后,她现在已经能独立制作最简单的八角灯。汴京灯笼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第六代传人张金汉老先生在去年去世后,这一祖传绝技目前还有国家认可的传承人。张金汉之子张俊涛虽然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但是他也只是业余时间操持这些祖传技艺。“开封灯笼”始传于清末,家族传承谱系清晰、准确。张氏彩灯的制灯技艺均源于开封当地民间传承的彩灯造型,内容多为民间传统的吉祥文化,如“龙凤呈祥灯”、“莲生贵子灯”、“牡丹富贵灯”、“吉祥高照灯”等。李姗姗现在还没有以扎灯笼为事业的打算,但是在她的带动下,已经有好几位大学生来到“灯笼张”学习扎灯笼。
●在空中舞蹈的“2000后”
6月9日,来自山西清徐徐沟村5岁的刘畅站在五尺多高的铁棍上,和他的爷爷在位于太原的山西省博物馆前再次表演了清徐的民俗——徐沟背铁棍。站在细小的铁棍之上表演,小刘畅的动作翩翩似仙。小小年纪的刘畅已经到过北京、洛阳等地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数百场演出。他爷爷介绍说,村里镇上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都会有演出。他们全家就会扛起行头走街串巷,等孩子上学了,也就不能再参加这样的演出了。据山西省博物馆专家介绍,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徐沟背铁棍”是吸纳了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和民间杂技等艺术形式的一种独特的综合民间艺术,其设计巧妙,做工精细,表演洒脱被冠以无言的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之称,于2006年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听众只有老人和儿童
山西襄垣县的南丰沟村,数百位村民聚集在村前的场院里听着说书艺人的表演,73岁的鼓书艺人宋双环从16岁开始说书,身后的这些吹唢呐拉胡琴的都是他的徒弟。他介绍说,现在一些工矿企业、政府机关搞活动有时候还会请他们去表演。襄垣鼓书起源于山西襄垣,流行于上党地区,又称鼓儿词、襄垣调。相传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的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和算卦,其中作为演出掌板的鼓师手脚并用,一人可操作平板鼓、卦板、木鱼、脚梆、小锣、小镲、镗锣、脚打大锣等全套击乐。其余说唱者根据自身条件及内容情节,分行当进行说唱。
据宋双环介绍,由于方言的问题,外省人很少能听懂鼓书的内容,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子现在是鼓书的主要听众。只要鼓声一响,村里人就会聚在场院中或者蹲在墙头来听书;而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没有多少机会听鼓书,这是他担心的一个问题。
在河南安阳,民间文化研究者党相魁先生表示,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是潜移默化的,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之下,不能强求年轻人完全理解传统文化的真实意义。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并不是满足年轻人猎奇的心理,也不是为了让传承人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今天的文化、传统、习惯是从何而来的。
2011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日前结束,从山西太原到湖北武当山,在10天的时间里,依次到访安阳、开封、郑州、洛阳等中原文化重城。在BMW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战略合作基础上,中国文化之旅连续第四年被列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秉承着“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庄严承诺,2011中国文化之旅一如既往地对沿途包括襄垣鼓书、宛梆、汝瓷烧制技艺等11项重点“非遗”项目进行了总计1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至此,文化之旅已在五年的时间里行程逾一万两千公里,先后探访了六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一百二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的46个濒危项目捐助了超过500万元的现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化玉先生表示:“作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的成功范例,‘BMW中国文化之旅’到今年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相信通过BMW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未来能有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