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58岁画师情迷烙画创作14载 每年只休息一天

【信息时间:2015-02-17 22:24 阅读次数:

                                                      任更顺在工作室内作画 阚力 摄

  中新网郑州2月16日电 (记者 门杰丹)郑州市58岁画师任更顺擅长用电烙铁作画,精心创作14载,形成纯烙画艺术风格,木板、丝绢等材质在他灼热的烙笔下均可生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意境深远的山水、虚无缥缈的云雾、栩栩如生的人物……黑、白、黄三色巧妙搭配,不着色彩,尽得风流。

  春节临近,任更顺跟往常一样,早早就赶到了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工作室,深一笔浅一笔地在画板上作画。这样的工作情景,一年中有364天,如今,他已经坚持了足足14年。

  “无论是哪一行,包括这个画画或者烙画这一行,你要想把它做好,这里头都要付出代价。从2001年到现在,我天天早上就是5点半起床,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5个小时到6个小时,这十几年来都是这样,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坐头班车过来,坐末班车回去。”任更顺说,他一年中就一个假日:大年初一。

  痴迷烙画的任更顺,走路时也想着创作,为此还出过4次交通事故,最严重的一次,在家里休养了几个月。早年在田间锄地时,他也情不自禁地锄出写意画,以至于被妻子骂为神经病。而且,多年来,他每天夜晚都会坚持看书学习。

  “不是你仅仅会画画就行了,与之相关的,你比如说文学、哲学、历史,这些东西都得懂,包括诗词歌赋都得读,诗画有时候它是相连的,所以说我晚上呢,就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看看有关画论,有关文学诗词歌赋这之类的书籍。”用火笔艺术讲述人文故事,是任更顺内心的坚持。

  今年58岁的任更顺出生于烙画世家,5岁时即得到父辈们的指点,入学后在美术老师的指点下,使烙画艺术又得到进一步发展。2000年,进入专业研究与创作阶段,开始用美术知识、绘画理论及音乐的韵律、文学的深度来丰富烙画,逐渐使烙画艺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施色彩又胜似五彩,意境深远的山水、虚无缥缈的云雾、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幅幅古朴典雅、层次分明的画作,令人叫绝。

  其中,27幅烙画组成尽展炎黄二帝贡献的作品《炎黄颂》、尽收原作神韵、独添悠远典雅之美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令人震撼。部分作品还曾被加拿大、日本、德国、葡萄牙等国家的收藏界人士收藏,其本人也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烙画传承人,之后又被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特聘为书画师。硕果累累伴着声名远扬,但任更顺并未止步。近年来,他在全国各地招收培训烙画学员、义务培训村民,还积极地将烙画的传承和发展带进学校,培养小学全体师生学习制作,为烙画的传承和发展默默地贡献着一己之力。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