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黄土人刘文西其人其艺:绘不尽是黄土情

【信息时间:2015-03-14 12:59 阅读次数:

刘文西自画像


【人物简介】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1950年在上海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

 

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现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主要作品有《毛主席与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今年10月,81岁的刘文西再次前往陕北采风。采风的路上,当他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许多感慨涌上心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来没有动摇。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对我们来说是鼓舞,也是警醒。”刘文西坚信,在新时期,艺术家的职责依然是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真善美,把正能量树立起来,从而推动历史前进。

 

陕北老乡熟悉的“老刘”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刘文西创作的《毛主席与牧羊人》《祖孙四代》《山姑娘》等作品,不但受到业界的广泛赞扬,也为广大百姓所喜爱。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像,出自刘文西的手笔,成了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看到的画。虽然是画坛名宿,然而从他的形象打扮——常年灰白布外套披身、灰蓝旧军帽盖头,可以知道,这个看上去像串门走亲戚,为陕北老乡所熟悉的“老刘”,一辈子最喜欢待着的地方,还是黄土地。


 

春天 190cm×220cm 1999年

 

刘文西并非陕西人。他出生于浙江的水竹安小山村。195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幼喜爱画画的他,得以进入育才学校绘画组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在育才学校,刘文西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读物——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被《讲话》中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思想所震撼。延安在他的心中如此神圣,心怀对毛主席的崇拜之情,奔赴延安的念头油然而生,这不但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也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调。

 

7年后,已是浙江美院四年级学生、准备进行毕业创作的刘文西怀着一腔热血,奔向了延安。第一次来到陕北,他就被陕北苍茫无际的黄土、奔腾咆哮的黄河、浓烈高亢的民歌所征服。一天,他在延河边写生,一位牧羊老汉赶着一群羊从沟坎上走来,头巾、胡子、皮袄、腰带,让他立刻联想到毛泽东在杨家岭与老百姓交谈的场景。在对生活场景的联想和现实人物的感受与提炼中,他创作了毕业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这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作品将毛主席对人民的关切之情和牧羊人的喜悦、激动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后来,该作品在《人民日报》发表,甚至受到毛主席的肯定。这进一步激发了刘文西创作的激情。

 

1958年毕业分配,刘文西成为西安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自此,他正式情结黄土,并一次次深入陕北采风、写生,创作了一大批作品。由于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陕北味和人情味,在创作技法和表现内容中又与“长安画派”所主张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他也成为了“长安画派”中一员。与“长安画派”领军人物赵望云所表现的民族气节、石鲁所表现的革命情感、何海霞所执着的中国画的转型不同,也与黄胄所表现的陕北人民积极、奔放的生活场景不同,有着对陕北黄土地的真挚情感的刘文西,创作更多的是陕北的黄土高坡以及领袖像。在他的笔下,陕北的孩子、姑娘、老人、人物群像,都泛着一种泥土的芬芳。但与“长安画派”相同的是,他不仅在笔墨上实现着继承创新,作品也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和源自于生活的真实情感。

 

“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这是刘文西的艺术主张,也是陕北对他哺育的结果。“我为什么要反复到陕北去?就是要抓住一个点,带动一个面,从陕北的黄土地上了解一个局部,解剖一个麻雀,进而了解人民群众,表现人民群众。熟悉人是第一位的。到人民中间去,这就是方向。”从刘文西的自述中,已然可知黄土地在他心中的地位,他也在这条创作道路上耕耘一生。


 

北国风光 150cm×150cm 2001年

 

真心诚意地深入生活

 

陕北成就了刘文西,刘文西也塑造了陕北。

“文革”中,刘文西因出身问题,被禁止画画。尽管内心委屈、痛苦,但他对陕北的感情丝毫没有变,一有时间,他便偷偷构思新的作品。1975年,他创作了《知心话》,直到“文革”结束才正式推出。画面上,毛泽东认真倾听陕北老农的话,专注得连指间的烟灰都忘了弹。画中一位蹲着的青年农民,是刘文西照着延安二十里铺村的生产队长任立宏画的。陕北大大小小许多村子,刘文西都走遍了,二十里铺村是他的“重要据点”之一,他记不清去过多少次,看着任立宏从普普通通的村民,逐步成为县里的工会干部,尔后退休回村,用刘文西的话说,是“看见了他人生中每一步的变化。”


 

奔牛 100cm×100cm 2001年

 

 

刘文西对陕北的感情越来越深,他生命中的激情都挥洒在这片热土上。他反复地向学生们强调,要“深入到人民中间”“画家塑造人物,一定要描写人民的心灵,描写人民的心灵的美好”“画家要了解人民在想什么,家庭有哪些变化,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一个画家摸清楚了这样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画出来的才是人民的感情、人民的心态、人民的面貌。相反,你不了解这些,没有依据,画出来的就是平板的,空洞的。”

藏女卓玛措 100cm×100cm 2001年

 

刘文西的夫人陈光健记得,为了创作《在毛主席身边》,刘文西从二十里铺村的托儿所里找了三四个小女孩进行写生,寻找孩子们围绕在毛泽东跟前的模样。他还塑造了许多陕北姑娘的形象,面部色彩的运用凸显出陕北人敦厚饱满的特点。他笔下还有很多老农,焦墨干皴的皱纹,与淡墨渲染的结构融为一体,色墨的结合也恰到好处。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艺术手法,是刘文西艺术创作的特点之一,也是他深入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他的人物画充分浸入对人物特征的体察:或寄托了他对领袖的仰慕;或表现了对正义、真情、光明与幸福的憧憬;或是对劳动者的热情讴歌;或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关注。从艺术手法而言,刘文西在将色彩和水墨相结合的过程中,吸取了西画的造型因素,最终归结为一种来自于中国民间的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在刘文西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所展现出的陕北大地的性格和性情,随着作品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也逐渐为广大百姓所喜爱和熟知。

唱支山歌 200cm×180cm 1991年

 

刘文西对陕北的热爱是浸入骨子里的。在女儿刘山花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常去陕北采风,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她就被父母送到美院的门房奶奶家,或是父亲的同事家、邻居家。长大后,刘山花也常陪着刘文西去陕北。改革开放后,艺术的春天到来,格外珍惜时间的刘文西,常常“选定一个村子为‘据点’,住下来之后,再徒步把周围的村子都走一遍,一天走十几里地,翻山梁,过山沟,见到老乡在山头上,就爬上去跟老乡聊天。”就这样,《黄土情》《旱船姑娘》《唱支山歌》《一束野花》等抒发改革开放豪情的作品相继问世。

 

近年来,刘文西又创作了《陕北人》等表现人物群像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群像,有一种有机的整体关系,不仅人物个体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动作及人物之间、人与景之间的呼应,乃至群像所连成的动态变化,人物的疏密起伏与姿势表情,都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无论单个人物,还是人物群像,刘文西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用一种西部画家粗犷的艺术语言、一种缜密的艺术风格,以人物塑造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和内在意味的表现性,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风格也深深影响了一批画家。

大爷和二爷 220cm×200cm 2004年

 

几十年过去了,刘文西的青春热血、艺术情感都挥洒在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但他感觉对陕北了解得还不够。对于当下的写生创作,他认为“文艺工作者真正走下去的还是为数不多,更多的人是走马观花,拍些照片,但拍照解决不了艺术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深入生活,能不能真心诚意地深入生活,是写生的关键所在。”对于刘文西来说,朴实的、真正来自于人民大众的情感表达、艺术表现,是绘画的生命。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