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宁夏非遗保护十年 得失何在

【信息时间:2014-02-20 14:16 阅读次数:

   杨达吾德和他的泥哇呜

    乐陶泥人

    麻编

    回族刺绣品

    2003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非遗在我国落地刚过10年。2004年,宁夏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5年宁夏首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006年,花儿、回族民间乐器、回族服饰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0年间,因挖掘、抢救、保护,数以百计的非遗一批一批进入宁夏百姓视野。 

    那么,10年间,那些被发现的非遗究竟“活”得如何?保护是否切实有效?传承是否遭遇瓶颈?今后更多的10年,我们的非遗又该何去何从?

    10年之得:非遗渐入人心

    2月7日,杨达吾德开烧了马年的第一炉泥哇呜(一种回族乐器),窑炉就在他住所院外的一处角落里,炉内温度达到740℃,窑顶冲出的热气迅速融化了窑炉顶部的积雪。 

    早早开炉,杨达吾德是为给几名慕名学艺的人演示祖传技艺泥哇呜的制作过程。前来的人是几名银川十八中的老师,他们打算新学期将泥哇呜的加工制作及吹奏列入到本校课程中。 

    作为宁夏首批国家级非遗传人,杨达吾德凭着对祖传技艺的坚守、创新、钻研让泥哇呜被人所熟知。仅2013年,在他家的小院落里,他就烧制了4万多个泥哇呜,实现销售额20多万元。 

    让杨达吾德将小小的泥哇呜的价值挖掘得如此极致的,就是非遗保护工程。从200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首次传入宁夏开始,近10年,宁夏已先后有10个非遗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2项非遗成为区级非遗项目,7人成为国家级非遗传人,143人成为区级非遗传人,至于市级、县级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就更是数以百计。对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国家还会给以资助,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像杨达吾德,每年就能得到国家1万元的非遗传承经费支持。 

    也是因了这份重视和保护,宁夏回族剪纸、刺绣、口弦等人们视而不见或无人知晓的民间技艺登上上海世博会、中阿博览会等文化舞台。不仅如此,在宁夏本土,非遗项目也没少登台亮相,各大景区,各个节庆活动,少了非遗的展示,似乎就少了吸引人的特色。 

    非遗保护,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非遗是种公共遗产。“对非遗有了公共意识,这很难得,说明非遗的价值逐渐被公众看到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雷侃说,她见证了宁夏非遗保护从冷到热的10年历程。    

    10年之失:挡不住的非遗破坏

    有得亦有失。雷侃在回顾了宁夏非遗保护十年的成果之后,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谈非遗工作的“冷”话题。 

    10年,雷侃经手过数百个非遗申报项目,也看到了不少非遗抢救之后的扭曲发展和再次消亡。“这个过程,让人更难受。” 

    眼下,非遗保护最大的瓶颈在开发。不开发,非遗难以为继;开发,又难免破坏非遗原生态。矛盾面前,人们倾向谋取短期商业利润,因而非遗最珍贵的原生态被人为改变,非遗变得面目全非。雷侃举例说,在宁夏南部山区,题材淳朴、剪功独特的回族剪纸技艺独树一帜,但近几年过度开发,让一些剪纸艺人引进剪纸机,批量生产。机器加工出来的剪纸内容雷同,尽管能生产出复杂精细的作品,也能在短期内借助非遗保护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解决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但失去了回族手工剪纸的独特性。”雷侃说,机器制作的剪纸充其量“是商品,而非遗产”。非遗保护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当初在整理、申报非遗时,不少地方文化部门意识不够,动机不纯,存在“为了完成申遗任务而申遗的情况,申报结束后,非遗证书拿到手了,他就没有兴趣了,结果导致很多非遗被扔在当地没人管。”雷侃坦言。 

    导致非遗消失脚步加快的还有城镇化。城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很必要,但是对于根植农村的非遗保护调查,雷侃认为,“要先行!否则很多非遗可能还没等我们发现,就消失了,或者发现了,后来随着城镇化又消失了。”

    下个10年:让非遗活在当下

    如何让非遗活下来,是雷侃、杨达吾德等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祖传的泥哇呜成为当之无愧的非遗,杨达吾德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他首先拓展了原来只能发两个音的泥哇呜的音域,现在他的泥哇呜能发出14个音,将泥哇呜从原来的节奏乐器改良为旋律乐器。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他又不断完善泥哇呜的形制,让它从外观上也像一个手工工艺品。 

    在保持原始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需求,拓展音域和完善外形,是杨达吾德保持泥哇呜生命力的秘笈。他认为此法完全可用于其他可生产性非遗项目上。他打了个比方,一个人,有着非凡的木工手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艺施展受限,“那可以用这手艺去做木质艺术品啊,茶具啊、微雕啊什么的,产品附加值高了,艺术价值也提升了,手艺也保存了。”宁夏的剪纸、刺绣,甚至擀毡这类非遗项目,杨达吾德认为都可以从此琢磨出路。 

    对于雷侃等非遗专干来说,今后10年,除了继续挖掘非遗外,更多地期待是如何让非遗能与当代的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让人们感受到非遗就在生活当中,人们才会对非遗奉若嘉宾。 

    当然,非遗的涵盖面非常广泛,涉及观念、知识、智慧和手工,许多未必与当下生活直接关联,可以幸运如剪纸、刺绣等可进行生产性开发。“但这部分更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因为他们更多地体现人们对传统美好图景和美好心灵品性的承续,而这恰恰才是整体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价值所在。”雷侃说,下个10年,他们希望非遗能更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本报记者 乔建萍/文

原标题 [宁夏非遗保护十年 得失何在]
以上内容来自:银川晚报
[责任编辑:黎韦]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