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曲艺音乐剧《锦城绣娘》创新演非遗

【信息时间:2013-12-18 10:51 阅读次数: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探索曲艺发展新路径

  12月10日、11日,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排的曲艺音乐剧《锦城绣娘》在锦城艺术宫连演两场。这是近两年来继曲艺情景剧《蜀都风华》后,该院推出的第二台大型曲艺剧。

  2012年6月,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正式挂牌,完成了由原“四川省曲艺团”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职能转变。该院院长陈淳说,转制一年多来,全院将四川曲艺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改革作为重点,在创新形式打造大型曲艺剧《蜀都风华》、《锦城绣娘》的同时,也不断在四川曲艺的展演、创作、传承、研究等各方面进行探索,为四川曲艺的发展探索新路径。

  四大非遗同台曲艺剧《锦城绣娘》打造四川名片

  蜀绣、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竹琴,这四个独具四川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台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曲艺剧《锦城绣娘》的舞台上,四大非遗同台,为观众上演了一场非遗秀。

  四大非遗如何同台?在《锦城绣娘》的舞台上,大段的歌谣、舞蹈被用来表现蜀绣的历史、技艺。而四川扬琴与清音、竹琴的唱腔则贯穿了全剧。

  据该剧的编剧林解介绍,《锦城绣娘》的故事取材于成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事件。全剧以抗日战争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绣娘惠娘半生的亲情、爱情为纬,为观众描绘了一位锦城绣娘和一个蜀绣家庭在成都近现代历史洪流中的喜怒哀乐和盛衰沉浮,展现了一位绣娘对亲情、爱情和蜀锦蜀绣这一传统文化的坚守。

  在这出长达两个小时的曲艺剧中,仅音乐就有42段,长达80分钟。该剧的音乐总监王文能说,这些原创的音乐基本都是由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竹琴等四川曲艺代表性曲种的曲牌演变而来的,不少唱段还借用了四川民歌和川江号子的音乐,用以烘托气氛。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希望把这样的大戏打造成自己的保留剧目。据了解,《锦城绣娘》首演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力将在今后两年不断提升其艺术水准并开展各种巡演,力图将该剧打造成为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经典剧目和我省的精品舞台剧目,并为参加“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评比做准备。

  整合资源打造平台为四川曲艺培养人才

  创新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无论是《蜀都风华》还是《锦城绣娘》,都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打造精品,出戏出人的一种尝试。

  《锦城绣娘》从导演到演员,均整合了省内的优秀编导演员资源。其中,导演组由著名话剧导演查丽芳、青年话剧导演敖晓艺以及省歌的青年编导施伟和常艺四名导演组成,而女主角则由“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担纲。除此之外,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于南和巴蜀笑星“胖妹”钟燕萍以及院里的青年演员也都登台演出。

  而早在《锦城绣娘》创排之初,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就设置了AB两组演员。A组由“二度梅”陈巧茹领衔,B组则集合了吴瑕、胡郦珈、曾恋等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几位“牡丹奖”获得者。“通过AB组打造《锦城绣娘》,A组出戏出品牌,B组则把《锦城绣娘》留在曲艺团。”

  除此之外,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还通过专场演出,为曲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2012年11月19日和20日,“说唱四川——叮当谐剧专场”在锦城艺术宫连演两场。这台专场演出尽管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著名笑星、第三代谐剧传人叮当专场,却堪称四川曲艺人的集体力作,从剧本的征集、创作、打磨修改,到节目编排,都倾注了四川曲艺人的一腔热情。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也专程赴蓉观看了演出,并参加了接下来的“谐剧研讨会”。

  “无论是创排大戏,还是为青年演员打造专场演出,我们都力求整合各方资源,为四川曲艺的传承和人才建设搭建平台,尽一份力量。”陈淳说。

  全年下基层70多场唱好“文化惠民”这出戏

  在加强四川曲艺展演、创作、传承、研究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时,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还积极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演出,唱好“文化惠民”这出戏。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即组织创作、排练清音、扬琴、金钱板、谐剧、车灯、小品等数个抗震救灾题材的节目,随时做好赴灾区慰问演出的准备。

  5月8日和9日,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为班底队伍,60多名省内曲艺、声乐、舞蹈演员,分赴“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开展慰问演出,为5000多名灾区群众、部队官兵带去震后创作的曲艺剧《新生》、金钱板剧《一只鸡》、歌曲《好吧雅安》等文艺节目。

  6月15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期间,四川省曲艺研究院走进学校和非遗节的分会场,组织举办了数场四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8月21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在崇州兵种训练基地举行“鱼水情深拥军慰问演出”。矮冬瓜、叮当、胖姐、廖健等巴蜀笑星和罗世忠等非遗传人共同走进军营,为上千名子弟兵送欢乐。

  陈淳介绍,2013年全年,该院共举办70余场公益性演出,包括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慰问留守儿童等,为基层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成为四川省送文化到基层的重要力量。

  “春雨工程”走边疆省曲艺研究院受表彰

  12月12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院长陈淳接到通知:因成绩突出,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承担的“春雨工程”——四川省文化志愿者广西行系列活动受到文化部表彰,被授予“2013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边疆行示范项目”。

  这不是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第一次接受这样的表彰。2012年11月底,在省文化厅的带领下,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为班底的艺术工作者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前往云南保山市昌宁、施甸、龙陵等地开展为期8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巴蜀风华”综艺演出云南行因成绩突出,受到文化部表彰,被授予“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2012年示范项目”。

  今年10月,四川省文化厅再度聚合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等优势资源,组成“大舞台”、“大展台”、“大讲堂”,在广西南宁、北海、钦州等地社区、广场、军营、剧场开展“春雨工程”——四川省文化志愿者广西行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历时7天,共计3000公里的路程,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组台的四川志愿者广西行“大舞台”将最具四川特色的艺术品种呈献给广西南宁和北海近10000群众和部队官兵。与此同时,四川艺术家还与当地文化工作者达成约定:为两地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建立长效机制,让内陆和边疆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而活动开展的10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与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的广西本土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魅力北部湾”相结合,更好地提升了“魅力北部湾”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丰富了“春雨工程”活动内容,扩大了“春雨工程”活动受益面。活动受到广西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又一次获得文化部表彰,被授予“2013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边疆行示范项目”。

  

  (原标题:曲艺音乐剧《锦城绣娘》创新演非遗)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