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帆)记者近日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目前已进入运行阶段,同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开发,《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也已在该网站上线。据介绍,此数据库的建成将使得本市“非遗”普查工作做到信息化、常态化。
天津是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文化遗产灿烂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进入本市“非遗”普查范围的项目共有1600余个,形成成果的项目600余个,是保护民族文化文脉、传续民族基因的重要线索。尽早对其挖掘整理、保护研究,也是各级“非遗”保护部门、传承人、传承单位的神圣职责。
建成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不仅拥有政务和活动信息发布、项目和传承人推介、专家讲座、传承人访谈等常态内容,广大市民还可以通过“非遗网”设立的专栏和博客区及时向市“非遗”中心提供“非遗”资源的线索,进行问题咨询和建议,寻访“非遗”项目。同时,天津市“非遗网”还充分利用其传统技艺的权威作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网联网时代的功能,其中手工DIY将结合中国传统年节习俗,教包粽子、剪纸、缝制老虎褡裢等技艺,向“非遗”相关保护单位订制专场演出和相关产品。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引导完善普查档案、信息资料为目的,根据普查工作的专业需要、中长期目标,兼顾了项目的发展与濒危、公益与保密、收集与完善、整理与研究、数字信息与纸质信息保护以及办公需要等各类预见性的问题与需求,利用近一年的时间研究开发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据悉,该数据库包括了普查申报、项目管理、传承人管理、专家管理、资料管理、活动管理、查询检索7项工作内容。目前,尚未敞开区县间的信息检索,全部内容的提交仅市“非遗”保护中心可见,保证了信息的私密性。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为此制定了内部的管理办法,对信息的公开、借阅和使用做了严格的规定。
进入2014年,本市的“非遗”工作将在全国率先形成季度报送制度。它的应用将为申报、保护、研究、发展积累宝贵的一手资料,把本市各保护单位的“非遗”工作逐步引向正规化、科学化、信息化、常态化。此外,市“非遗”保护中心目前已开始着手对区县级项目与普查线索进行筛选,对年龄较大的传承人和与传承人相关的人员进行抢救性的信息采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