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2月7日电(记者陈弘毅)中国珠算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网上引发众多关注。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儿时学珠算的难忘经历,并为其逐渐式微而痛心,更为其尽快重焕生机而建言献策。
笔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光在于妥善保护其最本质的文化精髓,更要重视并探索传承之路,通过创新与不断融合,赋予传统文化遗产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发展之中让其不断找到新的生存土壤。
“非遗”是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孕育出的具有鲜明识别特征的精神财富,更是某个群体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转型,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正在快速消失,代际传承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我们看到,近年来政府部门已通过组织“非遗”普查与申报工作、建设“非遗”展示馆等方式,组织引导社会做好“非遗”的抢救性发掘、纪录工作,至少能让后人通过影像、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原汁原味地看到祖先们流传下来的这笔精神财富。
不过,倘若仅止步于保护阶段,还是不够的。无形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每个生活于当下的“你我他”的共同努力。放在橱窗里展示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融入每个人生活之中、不断自我发展并获得崭新内涵的“非遗”,方能远离失传的危机。
这几年,“非遗”的保护逐渐形成了几种方式,包括抢救性保护、扶持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原生态保护等。其中,生产性保护因其可以在发展中促进“非遗”的保护,被不少专家认为是对传统技艺、民间曲艺文学等“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其本质就是通过发展给予传统文化精髓以新的形式,重新赢得大众的关注与认可。
“非遗”的发展保护,可以主动“走出去”,寻求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结合,扩大其影响力。例如,近年来不少卖座电影如《星球大战》、《勇敢的心》等,都有民间传说的影子;而台北“故宫”通过开发文创产品,让一件件尘封的文物、一段段唯美的传说融入身边随处可见的小物件甚至家具,更是取得良好反响。
对于那些面临传承危机的“非遗”,在做好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以新媒体、新技术和流行文化等作为载体,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包装”自我,来获得“新生”。就像有些民间传统曲艺舞蹈等“非遗”通过和动漫、流行音乐、社交网络等元素的结合,意外地收获了广大年轻受众群体的欢迎,还让影响力突破了原有的群体和区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正在逐渐式微的“非遗”,保护之余,推广与重振之路,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