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束之高阁到回归民间 “非遗”传承任重道远

【信息时间:2013-12-02 17:03 阅读次数:

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糊在玻璃窗上的民间剪纸,巷子里中寻着叫卖声便能找见的泥娃娃,活灵活现的皮影戏……这些带着浓郁陕西地方民俗风味的小吃或者玩意儿,有些为人所熟识,有些已被人们逐渐淡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2004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启。陕西省作为文化遗产大省,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作为土生土长于民间的文化载体,非遗只有在民众中生根发芽才能获得长久生命力,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非遗,从束之高阁到回归民间有多远?人民网陕西频道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民众关注度较低 进校园反响良好

“在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如果不将它们集中起来,随时有消失的危险,这便是建立非遗博物馆的初衷。”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升荣说。记者了解到,作为陕西首家非遗博物馆——西安市非遗博物馆自2012年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大多数是研究者和高校学生,普通民众并不多。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非遗,除传统的静态展示外,西安市群艺馆从2007年起,开始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主动走入民间,走进群众。“目前,非遗进校园活动搞得是最好的!”王升荣告诉记者。就在两三个月前,西安市灞桥区儿童村迎接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该校范老师说:“孩子们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感觉‘非遗’离自己很远,但在与手工艺老人的互动中,激发了对‘非遗’的兴趣,活动反响特别好!”

然而,提到博物馆现有的条件,王升荣却显得有些无奈:“西安市非遗博物馆是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办公场所的基础上分出三层建造的,各项标准还没有达到专业博物馆的要求,现在还没暖气呢。”

非遗人才储备少 专业趋向性低

作为教育资源大省,陕西省文化人才,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情况如何呢?

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伟。李伟告诉记者:“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研究特长和师资力量开设研究专业,目前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师资确实少,但是老师涉及到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

“国内大多数院校暂时没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培养人才,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负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就业渠道暂时较少。同时,因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地点不在城市里面,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学热情。”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徐为民教授告诉记者。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宋俊华告诉记者:“高校整体对非遗参与程度还不够,主要在于:一是体制原因,非遗保护从属于文化部门,高校属于教育部门,部门分属不同,对高校参与有一定影响;二是非遗尚未成为正式的高校学科,未列入国家学科目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参与热情。三是传统雅俗观念的影响,非遗主要是俗文化,许多人在观念中认为研究俗文化价值不大。”

两年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研究生,目前已有2名学生在读。当谈到学生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成果时,该学院副院长张慨忍不住乐出声来,说:“太多了,设计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途径,大有可为!之前就有动画设计专业的学生,受咱们陕西的剪纸的启发,把剪纸融入到动画设计中,赋予它新的意义。过去我们注重物质发展,现在进入物质融入精神元素的发展阶段,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迎来关注精神发展的阶段,而且很快!”张慨说。

网上非遗店铺悄然兴起 潜力大 专家看好

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邰立平老人和他的孩子将目光放到了兴起的电子商务,2009年成立了网上店铺,目前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网上非遗店铺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记者登陆国内某知名电子商城,输入“非遗”两个字便可搜到4252件宝贝,但多数网店成交量很低。

“淘宝店铺成立的第一年几乎没有销量,第二年引进机器加工工艺品后,开始有了销量,通过销量带动店铺信誉,逐渐有顾客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手工艺品,但多数是南方顾客,现在大部分产品也有朋友帮忙一起卖。”于2010年起便开始经营网上非遗店铺的毛铁军告诉记者。“我看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前景,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做非遗的市场,这样才会做的更好!”他告诉记者。

“发展非遗就不能忽视电子商务的力量!”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慨告诉记者。“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成立专业营销策划团队,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推广和营销,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本身只需在家专心的做活儿。如此进入市场后所产生良性效益,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甚至加入非遗的队伍中,这本身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而这些需要政府在政策给予扶持和保护,特别是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呼唤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非遗保护任重道远。”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升荣告诉记者。

“如果不从宣传、资金投入、教育、政策等各个环节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力度,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体’——传承人可能会出现断代的问题,尽管这是我们圈内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王升荣说。

“目前,非遗保护专业型人才可以说是‘奇缺’。就拿市非遗保护中心来说,过去连续四年面向社会招聘8名专业人才,目前只招到1名。而市级非遗保护部门现有的7名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从过去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岗位上拨过来的。”王升荣说。

“教育环节的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的普及力度。如果能从高中开始设立民俗文化课程,将民俗文化的思想融入到国人的血脉中,才可能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王生荣感叹。

2005年,国务院出台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近年来,陕西各级单位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建立非遗名录档案、探索研究保护机制。据人民网报道,11月26日—29日,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修改稿)》。


从非遗保护步入人们的视野,政府的主导推动必不可少,而非遗从民间到政府,从政府再回归民间,如何在保持非遗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能再次滋养生活、走入人心,继续沿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血脉,这恐怕需要每个人达成共识并为之努力。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