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网友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呼吁“取消养老双轨制势在必行”。
9月12日,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接受了人民网“ 政在回应”与“ 人民访谈” 。杨燕绥认为要让养老改革制度更加公平、有序、可持续,她说,“如何解决双轨有一个口径问题,最小口径是机关事业单位之间;中双轨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跟企业职工之间;再一个双轨是有工作的人和居民之间,城乡之间。所以我们第一个方案是大口径地解决双轨,人人到60或者65岁都能领到一份基础养老金,差异就在于纳税人拿到相当于上年度的50%、60%,不纳税人是让你吃饱饭,而这个差异是因为个人贡献不同造成的。总之,我认为中国到这个时候最好能够大整合,就是大口径地解决双轨"。
而同时杨燕绥又认为,“大口径的整合现在看来还不太可能,但是为什么还要提这个想法?是要把这样的愿景告诉大家,推动人们讨论,规划的时间越长,老百姓越清楚,讨论得越充分,社会成本越低,越遮遮掩掩,留给下届政府的成本就越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通常来说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一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前一种,按照现行的制度,公务员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90%的退休金。后一种是由企业缴纳占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个人工资的8%。
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尽管人社部官员多次称“推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趋势”。而延迟退休涉及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但这样的说法每次都会遭遇舆论质疑。人民网在2012年“延迟领养老金年龄”的调查中,45万网友参与投票,93.3%的人反对。近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调查中,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并对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作出原则规定。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各县市均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各地方政府并努力为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广覆盖做好工作,但保障的含金量是远远不够的。假设现在已经是45岁居民,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年后,他的养老金又能拿多少呢?城镇居民个人养老缴费设为每年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等多个档次,养老金待遇及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55。
目前,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支付。每月55元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是很难以维持一个老人一个月的生计。统计显示,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140万人,只占农民工总数的约1/6,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仍无法享受养老福利,况且城镇中无退休金的老人生活更是可想而知。
今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说,扣除0到15岁人群、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已经有其他养老制度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军队武警等,全国共约9.8亿人应被纳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而目前参保共约7.88亿人,覆盖率达80%左右,仍然还有近两亿人没有参保。
暂不说“老有所乐”,而“老有所养”才是人们骨子里的盼望。“养儿防老不如养老金防老”这句话曾作为现今社会养老现状的一句缩影,大家纷纷调侃“还是养老金靠得住”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自己的养老金问题。那么,这些未被养老保险覆盖的近两亿人他们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让人人都能领到一份实实在在的基础养老金。当然,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诉求。机关事业的单位于单位之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之间;有工作的人与居民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如何大口径地解决“养老金双轨”?若真的按杨教授所说“规划的时间越长,老百姓越清楚,讨论得越充分,社会成本越低”的话,那么就“养老金并轨”也只会无休止地讨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