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书画院简介
文学书画艺术院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分支机构,文遗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号召,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设计、文献整理、信息收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学术研讨及公益性活动等。更多>>
  • http://www.shysy.org
  • E-mail:zgwhycbhyjy@126.com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31号自由季大厦1座802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航班延误为何越来越多

【信息时间:2013-08-09 09:56 阅读次数:

  8月7日晚,北京雷雨,首都机场2小时取消航班116架次;

  8月5日,首都机场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个别旅客强行登机引发冲突;

  8月4日晚,北京雷雨,首都机场3小时内取消航班46架次,上百架次延误;

  ……

  每到夏天,航班延误都会增加,今年似乎频率更高、矛盾更尖锐:有在机场上演“全武行”的,有不同机构互相指责的,有干脆列出“拒绝服务”名单的。民航在我国属上升产业,预计到2020年旅客运输量将超过6亿人。当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坐飞机,航班延误是否注定更加频繁?杜绝延误有没有可能?旅客如何为自己寻求最佳的应变方式?

  “黄金发展期”

  伴生“资源紧张期”

  运输周转量持续高速增长,资源保障一时间跟不上,延误等问题就会凸显

  航班为什么常延误?“夏天雷雨多呀,你看北京这阵子,几乎每天晚上都打雷下雨。”8月2日,正在首都机场办票的邓女士说。“流量控制是主要原因。报纸上不是说了吗,现在空域紧张,飞机也要排队。”一旁的李先生说。“航空公司管理有问题。如果效率提高,正点率应该会跟着提高不少。”另一位从事企业管理的李先生这样认为。

  天气影响、航空管制、空域紧张、机械故障、飞机调配不到位、旅客晚到……问起航班延误的原因,如今不少旅客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了解航班延误的原因,不等于旅客会对延误释然。很多人不满:为何延误愈演愈烈?

  “高速发展的民航业,正面临着资源保障相对不足的压力。”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多次这样表述。

  资源紧张,首先表现在空域上。记者从民航空管局了解到,2005年京沪穗地区空域初现紧张迹象,但当时业界普遍不认为航路航线是瓶颈。随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航路拥挤问题已经从京沪穗扩展到多数二线机场及干线航路。这种紧张的状况近几年越发明显,以至于每到夏季航班延误都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主管部门也曾出台专项治理措施,但空域紧张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流量控制导致的延误占全部航班不正常的比例甚至在提高。

  机场资源也很紧张。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民航市场分布也极为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西南旅游热点地区,市场旺、客源多、航空公司投放运力多,这里的机场也就更加繁忙、更易出现延误。首都机场高峰时段不到一分钟就有一个飞机架次的起降,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一大批航班延误。即使这样,民航局仍要面对大量要求开通到首都机场航线的申请。

  航空公司同样存在资源紧张。很多人遭遇过“航班晚到”,出发地天气没问题,但飞机在执飞上一航段时遇到延误。旅客抱怨:“航空公司怎么没有运力备份?我要从北京飞西安,为什么要为南京的雷雨天‘埋单’?”但航空公司目前普遍面临飞机紧张、机长紧缺的局面,民航淡旺季分明,在旺季时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能保证充足的运力备份。

  “黄金发展期”,资源保障一时间跟不上,延误等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航班数量的快速增加往往抵消了加强管理、推广新技术来缓解拥堵的效果。

  管理提升有空间

  相互“打板子”不可取

  航班延误的复杂性提醒,应从更高层面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而不是人人委屈、推卸责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最近,一则“航班延误各项原因所占比例”的消息称,天气不是延误主因,管理水平落后才是排第一位的因素。这则消息立刻引发争议,机长、管制员等不同岗位的人纷纷发声表示质疑。

  人们探究延误成因,本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然而,延误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不同的测算标准,有不同的结果。面对社会舆论压力,探究延误原因反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人委屈”、“互相指责”的局面。

  空管机构委屈:留给民航的空域就那么大,航班年年在增加,再怎么加强管理,难免还是要“流量控制”。

  航空公司委屈:没有哪家航企愿意延误。航班延误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动辄上千万元,还要经受社会舆论指责,要面对行业主管部门各种惩罚。

  机长不高兴:旅客在飞机等多久,我也等多久,还要反复申请、协调、调动所有智慧去争取早些起飞。旅客众口难调,有的说等这么久干嘛不果断取消航班,有的又说不管等多久我都必须飞到目的地,怎么做都是错。

  乘务员、地面服务人员更是一肚子气:我们决定不了什么,但旅客情绪一激动往往是我们冲在最前面,受骂挨打。

  专业人士同样为民航局抱屈。最近有人发微博指责民航局“明知夏季雷雨天多,为什么还批那么多航班”。旺盛的市场需求并不是靠航空公司就能制造出来的,而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改善的客观存在。想要压缩一条航线,当地政府着急,旅客也不愿意。民航既要保发展、稳增长,又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保证运行质量,矛盾集中、压力不小。

  “军航占用多数空域,压缩民航空间”的说法常被提及,但军航保家卫国需要经常训练也是客观事实。

  在造成航班延误这个链条上,似乎谁都有不得已的原因。延误莫非成为无解的题?

  中国航协的有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管理提升仍有空间。不论是哪个环节,空管、运行、行业监督,都有改善流程、提高效率的余地。各方应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相互推诿。另一方面,航班延误的复杂性也提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从更高层面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化解延误痼疾。多位民航领域的专家提出,当前尤其要统筹考虑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灵活、即时、多样化的军民航空域资源协调机制,提高空域的使用效率。同时,强化对航空承运人与各种服务主体的监督与管理。

  延误服务未到位

  旅客维权有边界

  “零延误”在民航是不可能的,航空公司应完善延误时的服务,主动担责,旅客也应主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航班延误频率高、时间长,今年入夏以来,多地发生机场冲突事件,有的旅客甚至大打出手、冲击柜台。

  行程被耽误、在飞机上一坐五六个小时、在机场等到半夜两三点、找不到工作人员、问不到准确信息——遭遇这样的延误,谁都会着急生气。但是,动手打人显然也不可取。面对延误,旅客该如何申诉自己的权利?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邹建军教授表示,不同的延误情境,旅客的权利与申诉也应该是不同的。根据《民用航空法》等法律法规,在航班延误时旅客享有的权利包括:航空公司造成的延误,旅客享有免费的“改、转、退”票的权利,以及应有的住宿与交通等的安排权利,还可享有一定的经济补偿权利,但并不享有因延误而带来的后续损失赔偿的权利。非航空公司造成的延误,目前航空公司无须安排食宿等,但要保证旅客知情权。

  现实中,常常存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闹不赔,大闹大赔”等现象。不少旅客认为,走正规程序没人理,采取特殊手段才有可能维权。

  邹建军认为,航空公司在应对航班延误的服务方面的确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争论颇多的“知情权”。航空公司常说,“飞机几点能飞,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跟旅客讲?”事实上,旅客要“知情”不等同于知道“终极信息”。态度积极的机组,通常每隔15—30分钟告知旅客最新信息。这既是保证旅客知情权的义务,也是对旅客焦急心理的安抚。再比如,天气原因引发的延误,法律虽然没有规定航空公司要为旅客安排食宿等,但作为服务业企业,航空公司不应满足于“没义务这样做”,而是应主动弘扬服务精神,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尽可能避免那种把旅客晾在航站楼什么都不管的情况发生。

  同时,旅客维权也有边界。在经历了“冲击停机坪”、“伤害员工”等恶性事件之后,近两年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安全监管与治安管理力度,法律与规章日益完善,旅客需要冷静看待自己的权利,主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零延误’在民航是不可能的。即使空域不紧张、管理没漏洞,天气仍然会带来延误。”邹建军解释说,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势劣势,民航的劣势就是受天气影响大。回顾过去一年,春秋冬三季的航班延误远没有夏季这么突出。

  旅客应了解不同出行方式的利弊,合理规划行程。特别是夏季,购票时应先了解天气状况再决定是否选择飞机;考虑到雷雨多数出现在中午以后,尽可能选择上午的航班。一旦遭遇延误,在保留申诉权利的同时,灵活调整行程,比如选乘火车等。

书画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书法知识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证书查询 | 人员查询 | 入会须知 | 电子杂志 |
主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委员会书画艺术院
主办:文学书画艺术院